原標題:天津市濱海新區供熱實行煤改燃!
2016年天津市提前10天迎來供暖,市內六區供熱全部實現了煤改燃,家家戶戶用上了清潔能源。其實不僅僅在市內六區,天津周邊地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煤改燃的工程項目。22日,“治霾·京津冀在行動”的記者團一行就來到了濱海新區,近距離地了解了這里的改燃、并網工程。
車站北路供熱站
濱海新區規模最大煤改燃工程
2016年8月,濱海新區供熱集團啟動車站北路供熱站鍋爐房煤改燃工程。這里不僅是濱海新區煤改燃的第一家供熱站也是改造規模最大的一家供熱站。
供熱站站長陳軍告訴記者,車站北路供熱站供熱面積為240萬平方米,居民小區58個,供暖居民2.9萬余戶。原有供熱負荷約為142兆瓦。本次改造工程投入1.28億元,保留原有供熱站鍋爐房內1臺58兆瓦燃煤鍋爐,將原2臺29兆瓦和2臺14兆瓦燃煤鍋爐改造為3臺46兆瓦和1臺29兆瓦燃氣熱水鍋爐,燃氣鍋爐的裝機容量為167兆瓦。
“我們測算了一下,改造后供熱站每個月就節約用水1萬多噸,4個月采暖季就能節水4萬多噸。采暖期減少燃煤約6萬噸/年;節電約130萬度/年。工程完工后,減少煙塵排放量900余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90余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80余噸。”陳軍說。
對于煤改燃成本提高的問題,陳軍說煤改燃后,燃氣成本雖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燃氣鍋爐的熱效率達到了93%遠高于燃煤鍋爐的70%,同時燃氣鍋爐節省了水、電等維保相關費用,相對拉低了一部分燃氣的成本。加之有政府一定比例的補貼會好很多。“天津市供暖收費水平是統一的每平米25元,這并不是市場價格,我們供熱是福利行業價格不會隨原材料的漲落而波動。煤改燃讓百姓生活的環境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更是我們樂于看到的。”
河西供熱站
熱電聯產替代燃煤供暖
“熱電聯產改造,關停燃煤鍋爐是我們更樂于看到的。”濱海新區供熱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賈瑞良告訴我們。在漢沽區河西供熱站里,面對已經關停的燃煤鍋爐和即將運走的剩余堆煤,賈工說;“相對于煤改燃工程,并網供暖成本更低,排放更少。因為不再需要自己燃煤供熱,我們只是將電廠余熱引入供熱站再供給當地居民取暖,排放直接歸零。不用再運輸煤炭,也沒有了車輛進出的噪聲污染,周邊居民都非常歡迎。”
據介紹,“北疆電廠熱點聯產替代漢沽城區供熱燃煤鍋爐工程”涉及改造站點有漢沽平陽里供熱站、新開北路供熱站、河西供熱站,總供熱面積為650余萬平米,供暖居民8萬余戶。工程完成后,消減供熱燃煤約13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19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9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量380余噸。
為了將北疆電廠的余熱引入漢沽城區,工程新建管網42.68公里,改造老舊管網約12.1公里,項目總投資6.6億元,工程全部完工后漢沽城區全部燃煤鍋爐房都將被替代。
記者走訪的這兩家供熱站,只是濱海新區改燃、并網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6年,濱海新區供熱集團有限公司改燃并網替代燃煤鍋爐房11座,燃煤鍋爐37臺 ,總噸位達1116噸,合計824.2兆瓦。改燃并網工程共消減燃煤25萬余噸,年平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余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37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量37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量750余噸。今天濱海新區的這片藍天,就有他們貢獻的一份力量。